中国光纤光缆行业犹如一棵茁壮成长的大树,到2007年,它已经画出了第30圈年轮。在这30年里,中国光纤光缆制造业的发展令全球瞩目。 30年的奋斗,30年的辉煌。亲身经历了我国光纤光缆30年发展历程的企业家、专家、工程技术人员和企业生产、管理人员,已经为我国信息传输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,正在创造着我国光纤光缆产业新的辉煌。
我国光纤光缆产业进步显著
今天,翻开《中国光纤光缆30年》发展史书,一个无可争辩的事实是:中国光纤光缆制造业取得了令全球瞩目的发展。
首先,表现在我国拥有了世界最大固话通信网(3.7亿),最大的移动用户网(总用户5.3亿),第二大的互联网(1.37亿人)。这是中国一张很大的基本靠我国的力量建造的光缆传输网。目前,我国通信所用光缆总长度已超过430万公里,所用光纤总长度超过8000万公里,连同广电、电力、石油及其他领域,全国所用光缆总长超过5 70万公里,所用光纤总长度超过1亿公里。
现在,我国具有年产近2000万公里光纤的预制棒生产能力,年产近 4000万公里光纤生产能力,年产近 4000万芯公里的光缆生产能力;具有近百家光纤光缆、设备制造、材料生产企业,可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,也在生产出口产品。
我国光纤光缆技术获得了长足进步,具有光纤预制棒技术的知识产权和生产规模。2000年之前,我国应用光纤的绝大部分是进口的,国产光纤中的大部分又是用进口预制棒拉制的。现在,中国的光纤在质和量两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,国产光纤的技术指标已经全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;同时,建立了几个百万公里以上规模的光纤预制棒生产基地,预 制棒技术正在实现群体突破。长飞光纤光缆公司开发成功的PCVD+OVD工艺,富通集团开发的全合成工艺光棒制造和设备制造技术,都取得了可喜的成果。
同时,我国已形成了光纤光缆产品品种基本齐全的制造体系,以及所用的材料和设备制造体系。其中,更令人瞩目的特种光缆产品,如OPGW 光缆,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产品,结束了高等级OPGW光缆必须进口的历史。在短短的数年内,在线运行的750kV/500kV输电系统中的OPGW 光缆遍布全国各地,并已经出口国外。海底光缆以优异的质量、具有竞争力的价格和强大的传输能力开拓了东南亚市场。ADSS光缆也凭借优异的质量得以在海拔4 700米、零下40摄氏度的冻土地带的青藏铁路输电线路上运行。
当前,光纤通信向着构建全光网络的方向发展,接入网、城域网、骨干网等将完全实现“光纤传输代替铜线传输”。一个日渐清晰的全光网络正逐渐显现在我们的视野里,同时也预示了光纤光缆制造业广阔的发展前景。
自主创新增强核心竞争力
30年的实践证明,努力研发新产品,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,研究新技术,降低成本,是企业经济技术不断进步的保障。
全球通信光电缆市场,特别是光纤光缆市场经历了2002年到2004年近三年的空前萧条,2005年后触底反弹,近两年又呈现需求快速增长的趋势。城域网、接入网和驻地网等光纤用量明显增长,3G、FTTH、NGN 等新的增长点,已经为光通信市场复苏带来转机。我国光纤光缆市场近三年来需求年均增幅在20%以上。我国3G牌照发放以及FTTH和NGN的发展必将会进一步拉动通信光电缆市场需求。
这样的形势,既为通信光电缆产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,同时也为通信光电缆产业在人才、技术、资本等生产要素积累创造了良好条件。几年来,由于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意识和体系建立滞后于经济发展步伐,关键技术仍然受制于人,以致严重制约了通信光电缆生产制造向高端技术、高端品牌产品方向发展,如:技术含量高的光纤预制棒,特种光缆用芳纶等仍要依赖于进口等。当前,企业必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,确立企业在生产制造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,推动形成以市场为导向,产、学、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,发挥行业大量进口的先进生产装备的作用,特别是消化光纤和预制棒设备技术、光纤光缆材料技术,开发突破一些关键技术,形成自己的知识产权,建立自己的规模产业。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和增强通信光电缆产业的核心竞争力。
理性竞争加快行业整合
2002年后,由于光通信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,市场竞争加剧,经过较长时间的过度竞争,许多中、小企业已经难以维持,光缆企业已经从 200多家锐减到40-50家。
目前,应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头作用,去年下半年以来,随着3G 的日益临近及FTTX、村村通工程等国家重点工程的实施,我国光电缆行业逐步显露出复苏的迹象,企业的生产形势很好。特别是近年来,一些龙头企业狠抓企业整合,树立了大企业形象,产品质量有了保证,产品品牌被用户认可,正在成为用户主要的供货商;对于较大量的订单,有的企业还要委托代理加工。
同时,应重视中小型企业在行业发展中的作用。中小企业要把企业做强,质量、品牌、服务、价格、信誉和自主创新能力是企业发展的关键。应该看到,一些企业正在做很大的努力,争取改善企业的现状。其表现为:积极寻找合作伙伴,与名牌企业合作,加入大企业、名牌系列;改善企业的形象,更新设备,调整产能,合理投资;企业技术不断投入、 产品不断创新。当然,也有部分企业生产形势严峻,多以微利、保本乃至低于产品材料成本价格投标,以期取得订单;同时,由于缺少资金和人力资源,自主开发困难,产品质量难以保证。
因此,呼吁企业应合理定位,积极参加行业整合,在市场中理性竞争,彻底改变依靠低价格(特别是低于成本价格)的竞争模式,这是行业向一个健康的市场环境发展的当务之急。
当前,企业也要针对我国通信光电缆市场供需现状,一方面要行业整合、企业调整产能,另一方面要通过自主创新和配置国际资源能力,积极开拓国际市场,充分利用国际、国内两个市场、两种资源,熟悉游戏规则,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增强实力,尽快把企业做强。
此外,行业应公布当前平均成本。核算平均成本必须满足一定的前提条件。首先必须遵照行业技术规范,保证产品性能、质量可靠、先进;其次,生产运行采购也应符合规范(材料、工时、运输等),并按章交纳税金。这样,成本基础上的价格才是趋于合理的,这是避免恶性竞争的有效手段。
精细化管理保证产品质量
企业要诚信,要在保证和提高光电缆产品及所用的材料的质量上下功夫,要鼓励企业重视品牌效应,要做名牌产品;重视知识产权保护、工程解决方案,重视新产品、新工艺、新材料、新技术的开发。企业要狠抓企业管理,必须重视降低成本,大讲市场导向、企业精细化管理(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、精细化管理——成本价格质量、市场营销运营管理、产品开发等),提高企业管理水平。
不断提高综合信息服务的能力,尤其是要提升多品种、多业务,向高端发展的综合信息服务能力。要向综合服务型转变。我国通信光电缆行业要树立起信息服务大行业观念,不断拓展自己的发展空间。切实把通信光电缆融合到电信设备制造业、运营业中去,互动发展;改变多年来,光电缆行业基本是靠卖光电缆而生存的观念;要靠企业管理来降低和控制成本,要靠规模生产和销售量来降低和控制成本;同时,要加长加宽产业链,提供技术解决方案,提供配套产品,重视提供技术服务,应是光电缆行业发展的重要选择。
企业应当与用户和谐相处,与运营商和谐相处,希望用户既是上帝,又是合作伙伴;既在市场经济下激烈竞争,又要体现出竞争中的理性、规范性和合理性。通信光电缆企业之间、与用户运营商之间建立和谐的发展环境,应是多方共同努力的方向。